第432章 词牌名《莫言红》及词 阅读至0%

第432章 词牌名《莫言红》及词

书名:宿翼琴 作者:宿亿琴 本章字数:1018字 更新时间:2020-02-09 12:19
    宿翼琴之所以撰写此章词《莫言红.管门谟业》,是因为宿翼琴在本书《宿翼琴》第393章.《宿翼琴创造新的词牌名6个》的对恩师莫言的承诺,也是为了将唐宋元明清几代留存的词牌名进一步“扩展”,传播我华夏“词”的魅力,因为近现代以来只有著名作家对古词和词的创作和评价,仍然没有人将其扩展,琴儿作为民间诗人之一,为表达对仙缘历史文化小说《东游奇情记》《苦恋君》《志在中华》《莫言宏传奇》《生命中的他》《亿琴海》等书中的“高仿真人物的敬仰”而“特别独创”——词牌名《莫言红》,同时为表达琴儿对“文学名作《红高粱》”作者“莫言”先生的真情厚意及对小说《红高粱》的爱,我特别用词牌名《莫言红》创作词一首《莫言红.管门谟业》
    *——莫言红.管门谟业——*
    实名作者:宿翼琴曾用名宿亿琴
    (上片)
    jīng- xiàn、jīng -xiàn,
    惊见、惊见,
    shū -hǎi -àn- biān,
    书海岸边,
    méi -lán- zhú -jú -xiān,
    梅兰竹菊仙。
    (下片)
    mò -yán、mò -yán,
    莫言、莫言,
    hóng - gāo- liáng-kàn,
    红高粱看,
    zhàn -áo-jiǔ- ér-xuán。
    占鳌九儿璇。
    a.独创“词牌名”:——莫言红——的字数(26字)、平仄、及释疑如下:
    b. 平仄平仄,平仄仄平,平平平平仄。(13个字)
    **仄平仄平,仄平平仄,仄仄仄仄平。(13个字)
    c.释疑:
    词牌名: 莫言红,“是文学作品(小说)《红高粱》与著名作家莫言”的“书名与人”的共融共聚,而“著名作家莫言”的家姓是管,名谟业,自然“琴悟心”为恩师作词《莫言红.管门谟业》
    d.
    (上片:惊见、惊见,书海岸边,梅兰竹菊仙。)
    琴悟心在世间上、在仙缘历史文化小说《东游奇情记》《苦恋君》《志在中华》《莫言宏传奇》等书海岸边惊见一梅兰竹菊神仙。
    (下片:  莫言、莫言,红高粱看,占鳌九儿璇。)
    原来,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的“莫言”仙,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小说《红高粱》,书中故事早已被上演,人们争相观看:其可圈可点的主角人物有民间抗日英雄男女神“余占鳌九儿”,他们既是一对如玉的金童玉女,又如仙界星辰,难怪其作者修炼也渐渐拥有“梅兰竹菊”的品性啊!
    特别说明:
    1.见,双音。还可读:jian
    2.现代汉语的二声,二声“扬”,古代“上声”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“去声”,一部分仍是“上声”。“仄”指四声中的仄声,包括“上、去、入”三声。
    **因此,现代汉语的二声可以在“词中的平仄创作”选用中,它们既可做“平”,也可作仄,这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交集部分。我研究了古代诗词的很多首得出的结果,也是文学间大多数作家和老师的共识。宿亿琴专门研究过习门景平先生(通假字,景,能通近)创作的词《念奴娇.焦裕禄》和毛先生的许多词也属于这一类。
    3.小说《红高粱》之所以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大奖,是因为其书名、书中主角占鳌九儿(谐音久儿)及故事都完全匹配,占鳌九儿之意可理解为:原意为状元跪在前面,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。原指科举...为“魁星点斗,独占鳌头”,喻占首位或第一名之意......
    公元2019年02月24日清晨7点左右,宿翼琴于四——川——省“夹江县”木城镇原木城供销社宿舍楼家中即兴创作,
    公元2019年02月24日21点12分,由本书《宿翼琴》及《志在中华》等书的实名作者宿翼琴曾用名宿亿琴在十七K小说网首次.上传发表。(注:至此,实名作者宿翼琴已经全面完成了对恩师莫言的承诺)
    ——宿翼琴转载《宿翼琴》第411章如下——
    第411章.古汉语中的平仄  2019-01-26 11:03:34
    宿翼琴为什么要转载百度中老师留下的此章——第411章.《古汉语中的平仄》,因为很多人不明白如何创作“绝句”,五言和七言,他们要求很高,需要有“极高的修养和文学常识”、“闲情及景”才能创作出佳作,我曾经在读高中时认真研究过图书馆中的一本“平仄”书,它与百度中匿名老师留下的诗词创作平仄知识大体相同且要点明确,这就是我转载的重要原因,彼此分享。因为我在书海阅读中了解到“新入门的作家”不知道如何创作绝句?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**或许这就是我创作《志在中华》期间,“匹配”高仿真人物图入书飞马网(通假字)屏蔽状态下《宿翼琴诗词歌赋选集》时,创作“自由诗”居多的原因,自然创作“绝句的时候”相对较少。
    因为我创作任务在身,一心不能二用啊!偶有“和诗和词和歌和赋”那也是“赶鸭子上轿”而不精,照葫芦画瓢而已,也是情感所致罢了!
    **我为了完成本书《宿翼琴》第393章.《宿翼琴创造新的词牌名6个》中对心中伟人的承诺,我将与“来此书的书友”一同再次学习。  (望书友详细参见第393章的具体内容)
    *——分界线——*
    1. **古汉语中的平仄 ,古代汉语的声调分“平、‘上、去、入’”四声。
    “平”指四声中的平声,包括阴平、阳平二声;
    “仄”指四声中的仄声,包括“上、去、入”三声。
    2.按传统的说法,
    “平”声是“平”调,
    “上”声是“升”调,
    “去”声是“降”调,
    “入”声是“短”调。
    **明朝释真空的《玉钥匙歌诀》曰:
    平声平道莫低昂,
    上声高呼猛烈强,
    去声分明哀远道,
    入声短促急收藏。
    ——**简单来说,区别平仄的要诀是“不平就是仄”。
    在“现代汉语四声”中,分为“阴平、阳平”、上声及去声。
    a.古代“平声”这个声调“在现代汉语中”分化为“阴平及阳平”,即所谓第一声、第二声。      b. 古代“上声”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“去声”,一部分仍是“上声”。
    上声是“现代汉语并音的”第三声。
    c.古代“去声”这个声调“在现代汉语中”仍是“去声”,即第四声。
    古代“入声”这个声调“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”;
    变为“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及去声”里去了。
    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:阴平(第一声)、阳平(第二声)、上声(第三声) 、去声(第四声)。  例如:   妈 麻 马 骂    (阴平) (阳平) (上声) (去声 )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创作绝句(诗)或词的重点之笔——
    ** 简单说,在现代汉语四声中,第一声、第二声是平声;第三声、第四声是仄声。
    而古汉语中的仄“是上、去、入” 。
    **所以,宿翼琴作为书友提心年轻的书友该注意以下几点“
    1.不能把李白、杜甫等人的诗冒然按“现在的四声”去比对。
    2.动词、名词或名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、书名等的活用。
    3.通假字的使用,古代为了平仄,诗人也可能使用“通假字”,故不能盲目用字面意思去解读诗意,必须阅读其创作背景*即好诗人的生活环境、创作地点和性情啊!

上一章 下一章
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