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尸变巫楚 第121章 丧尸的再次进化 阅读至0%

第121章 尸变巫楚 第121章 丧尸的再次进化

书名:我的邻居你惹不起 作者:玉墨林 本章字数:1018字 更新时间:2022-01-09 11:56
    不知道是不是欧阳的错觉,似乎整个世界的时间变得更快了。
    不,准确的说,应该是这个世界的日夜交替变得频繁了……再换种说法就是,地球的自转变得更快了。
    黎明来得更早,同样的,黑夜也来得更早。
    乡民们还没有到达安全的地方,太阳就开始夕阳西下,那些潜藏在街道上的丧尸逐渐开始苏醒。
    “嚯嚯嚯……呕!”
    “呃——呕!”
    “吼……吼……呕——!”
    比较怪异的是,这些苏醒的丧尸起身后,第一时间是呕出了大量的黑色的液体。
    这些液体非常的粘稠,还散发的恶心的酸腐烂臭味。
    “咕嘟……”王晟暗吞了一口唾沫。
    “这什么东西,这么恶心?!”姜玉问道。
    “啪!”
    欧阳拍了一下王晟的脑门,大声呵斥道:“傻啊你,还看?!再看你也跟着这群丧尸一起呕黑水信不信?!”
    众人这才回过神,疯狂地往医舍和贵族的宅邸狂奔。
    “欧阳先生,你怎么不走?”王晟问道。
    “你们先走,我给你们断后。”
    欧阳说完,就奔向那些零零星星的丧尸,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,一拳锤爆了丧尸的脑袋,并以常人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,用触手吸收了寄生虫体。
    众人:“……”
    “怎么又犯傻了?还不快跑?!”欧阳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骂道。
    “哦哦。”众人立马又跑了起来。
    “代欧奇希斯,病毒是不是又一次变异了?”
    见众人走后,欧阳一边收割起零星的丧尸,一边沟通起代欧奇希斯问道。
    【是的阁下,寄生虫体对尸体控制力逐渐降低,尸体的血液里遍布这一种条状的菌丝,这些菌丝有着虫子的生理特征,具有活性,能够充当肌肉,使尸体运动。这些菌丝还有一种集群网络,能交流电子,产生极其微弱的意识,类似于某种植物或者低等昆虫。】
    “所以寄生虫体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是么?”欧阳又爆了一个丧尸的脑袋问道。
    【寄生虫体的营养价值和能量还是颇为可观的,相当于寄生菌丝的母体,但是失去控制丧尸的能力。】
    “那么现在爆了丧尸的寄生虫体,还能使它们失去行动力吗?”欧阳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。
    如果不能的话,那么真的就只有火化一个办法将其彻底杀死了。
    【如果是我的触手的话,我能够在抽取寄生虫体的一瞬间,就将这些寄生菌丝一同灭杀,它们就像螨虫一样脆弱。】
    “我明白了。”欧阳点点头,又爆了一个丧尸的脑袋取出了寄生虫体,“也就是说,除了我们之外,如果是别人面对这些丧尸的话,就只能将其火化了。
    啧,这可真是一个坏消息啊……而且这种东西的进化如此之快,简直就像是某个幕后黑手正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人类灭亡一样。”
    【阁下,并不一定只是人类灭亡,整个生态圈里的生态位,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】
    听代欧奇希斯这么一提醒,欧阳就想到了那个大恐怖的景象——所有的自然规律与法则被打破,一切都陷入了无止境的混乱和扭曲。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荆水上,舰船的甲板上,众贵族正闲着无聊,吹着清爽的江风,随意地唠着嗑。
    他们吃着精美的食物,喝着醇香的果酒,围坐在一起,为首的自然是屈氏的邑长,屈恬。
    “还有多久才能到寿春?”屈恬吃了一口羊排问道。
    “今天晚上天气很好,大约再有半个时辰就能抵达了。”狗头军师也跟着吃了口羊排,回答道。
    “啊?为什么反而比走大路要慢上许多?”屈恬放下了羊排,有些不解地问道。
    狗头军师喝了一口果酒解释道:“邑长大人,这是因为荆水蜿蜒曲折,到寿春自然要慢一点,但胜在轻松,而且没什么颠簸,还非常安全。”
    “嗯……”屈恬点点头,接受了这个理由,喝了一口酒,有些不放心地问道,“你确定寿春安全吗?”
    “寿春可是继郢都之后的第二的城邑,而且有国师驻守,那里有四座军营拱卫,到处都市能够保护我们的士兵,您大可不必担心。”狗头军师笑着说道。
    他环视了一眼周围,发现已经天黑了,便立马喊道:“快点把火把都点上,荆水靠岸边的地方,经常出现浅滩,千万别搁浅了!”
    “喏!”
    当即就有士兵领命,把火把都点上。
    “咔咔咔……咚——!”
    突然间,船舱里发出了奇怪的声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。
    “什么声音?”狗头军师喝了口酒,突然听到这样的噪音觉得有些扫兴。
    船舱里,高氏老太太看着自己那个巨大的箱子,一颤一颤的,不断地在发出锤击的声音。
    整个船舱里发出了略微有些甜味的气息,有一点像甜酒的味道。
    “孙子……我的宝贝孙子……”老太太的双目有些失神,抚摸着箱子喃喃自语道。
    “咚咚咚!咔咔!”
    “咚咚咚!咔咔咔——!”
    箱子继续发出怪异的声响,老太太的眼神逐渐变得诡异。
    “那是谁?”
    在船舱口,众人拿着火把往里面伸头探望着。
    “喂!你!”屈恬随意地点了一个人说道,“对,就是你,你去那边照亮一下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一个贵族拿着火把,往船舱的里面探了探。
    “那里面有人吗?”屈恬问道。
    “吼——!”一个面孔发紫,满脸狰狞的人突然从船舱里扑了出来。
    “小心!”
    狗头军师大喊了一声,但是为时已晚,那个倒霉的贵族已经被那个人影给扑倒在地。
    “啊——!”贵族发出了惨叫声。
    “有怪物!”众人大声喊道。
    “救命啊!”
    一时之间,整个舰船到处都是惊恐的呼喊声。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寿春城,如今已经完全进入了封城的状态。
    说起范蠡,可能众人只是决定他不过只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人,和杰出的政治家,但罕有人知道,他其实还是一个军事家。
    和他师从老子有关,他常常抱有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战略观,对于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问题,范蠡主张“持盈者与天,定倾者与人,节事者与地。”
    “持盈者与天”,指出了万世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,就像日月更替,月圆月缺一样。
    他提醒勾践一定要按照规律办事,顺应这种规律去做事,遵守天地间自然的法则,这样才能达到战争的目的。
    “定倾者与人”,同样是唯物论的观点,提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,人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同时,积极谋划准备,把“人事”的作用发挥到最大。
    “节事者与地”,则指出了发展生产的重要性,也就是所谓的“国本”。
    在对吴国的战争中,范蠡很重视本国生产的发展,还对吴国发动了“粮食战”、“经济战”。
    “强则戒骄逸,处安有备;弱则暗图强,待机而动;用兵善乘虚蹈隙,出奇制胜。”这种作风,颇有几分诸葛亮的意思,为后世称道并沿用。
    在具体的战争实践和战争指挥中,范蠡所运用的谋略十分灵活多变。
    他主张“后则用阴,先则用阳;近则用柔,远则用刚。”
    在战场上,如果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,就必须坚定不动摇,并要行动迅速,速战速决。
    如果要后发制人,则要谨慎周密;当敌人靠近的时候,可以主动示弱,引诱敌人,而后出奇制胜。
    当敌人距离较远时,则要以强大的气势来震慑敌人,先声夺人。
    范蠡还主张在合适的时刻,要尽力促成“主客”的变化,灵活运用“主客”这一对矛盾来赢得战争的胜利。
    范蠡提出“随时以行”。所谓“时”,作为军事科学的范畴,是指时机,或曰战机。“随时”,就是依据时机是否有利来决定作战行动,这也叫“守时”。“随时以行,是谓守时”。
    范蠡的“随时”,“守时”,实质上包含有两层基本意思:其一是指“时不至,不可强生;事不究,不可强成。”
    当有利的时机还没有出现,条件还不具备时,不能勉强出兵作战,这时,应“自若以处,以度天下,待其来者而正之,因时之所宜而定之,”“按师整兵,待其坏败,随而袭之。”
    如果时机不成熟而盲目出兵作战,那就会“逆于天而不和于人”,这就叫做“强孛”,“强孛者不祥”。
    其二是指“得时无怠,时不再来。”
    这是说,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,一旦遇到有利的时机,就不能犹豫不决,而应以最快的速度去进攻敌人。他说:“从时者,犹救火,追亡人也,蹶而趋之,惟恐弗及”。
    因为错过了有利的时机,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利,“得时不成,反之为灾”。
    范蠡还提出“因”这一范畴。他说:“因而成之,是故战胜而不报,取地而不反,兵胜于外,福生于内,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。
    所谓“因”,就是指根据战争的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来决定作战行动。他说:“古之善用兵者,因天地之常,与之俱行,后用则阴,先胜则阳,近则用柔,远则用刚。”
    善于带兵打仗的人,在作战指导上,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原则的不同应用,都是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。
    实行后发制人的原则时,要取法于阴象,即沉着应付,不动声色;而在先发制人时,就要取法于阳象,即迅猛进攻。
    他还说:“彼来从我,固守勿与;若将与之,必因天地之灾,又观其民之饥饱劳逸以参之,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。”
    这其实是说,如果敌向我进攻,我在不利的情况下,应先固守,待有利时机出现,再作反攻,在对敌人反攻时,必须全面考察敌方是否遭到了自然灾害,以及老百姓的“饥饱劳逸”等情况,以避开敌人的有利条件,然后再实施打击。
    从这里可以看出,范蠡和老子在军事思想方面是有所不同的。
    老子在讲进退、刚柔、先后时,无条件地强调退、柔、后的一面,而否认进、刚、先这一面。
    范蠡则主张应根据战争条件的不同,或进或退,或先或后,这一认识,比较老子而言,是要全面正确得多了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在历史上范蠡还说过:“审备则可战,审备慎守,以待不虞,备设守固,必可应难。”
    意思就是,要想战胜别人,首先要经过周密的准备,准备周密和谨慎防守,这样才能应对未知的挑战,准备充分才会在面对危险困难时有备无患。
    这表明他充分认识到了战争准备的重要性,在这一主导思想的指导下,他提出了富国强民的国防战备观::“知斗则修备,时用则知物,二者行,则万物之情可得而观已。”
    要取得战争的胜利,就必须搞好战备物资,然而战备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,首先要发展生产,越国在范蠡和文种的主持下,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,使得国家不仅富裕,而且强盛。

上一章 下一章

目录